|
新華社電 飛來橫禍擊碎圓滿家庭,債臺高筑;堅守承諾67載漫漫還債路,誠信是金。江西上饒縣老人鄭宜棟面對突如其來的家庭變故和高額債務(wù),踐行承諾堅持半個多世紀替父還債,演繹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傳奇故事,被人們稱為“誠信老人”。
現(xiàn)年87歲的鄭宜棟是上饒縣旭日街道退休黨員,他的父親曾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經(jīng)營一家榨油作坊。1942年8月,在抵抗國民黨抓壯丁的過程中他的父親和兄長慘遭殺害,家財被搶掠一空,其中包括村民寄存的油籽等。
唯一留下的是厚厚一本記著詳細欠賬的賬本。鄉(xiāng)親們同情鄭家的境遇,從未有人上門索債。但鄭宜棟卻在心里暗暗種下誓言:無論此后多么艱難,也要將父親欠下的債務(wù)還清。
17歲的鄭宜棟背井離鄉(xiāng),去福建干起了挑夫,幾年時間陸續(xù)償還了一部分債務(wù),但距離還清賬本上的數(shù)目還很遠。新中國成立后,他參加了工作,但每月收入微薄,薪水除了自己生活,還要贍養(yǎng)母親和供弟弟讀書,加上婚后生下7個子女,家里的生活一直窘迫。一家人雖生活處處勤儉節(jié)約,卻難有結(jié)余。此后的一場水災(zāi),讓家中原有的土坯房坍塌,為蓋新房,鄭宜棟又添上一筆巨債,他替父還債的計劃不得不延期。
1989年,退休的鄭宜棟還清了建房欠款,并開始著手償還歷史舊債。他用了半年時間對父親的賬本進行重新整理,厘清了父親生前共欠106戶人家的茶油、菜油、桐油及錢款。欠錢還錢,欠油還油。由于年代久遠,很多債主早已遠走他鄉(xiāng),但老人從不放棄,有時為了一點線索,常常往返奔波幾百里。
鄭宜棟的兒女們此時已成家立業(yè),經(jīng)濟寬裕。他們多次提出替老人分擔債務(wù),但每次都遭到拒絕。“父債子還,還這個債是我的責任。如果哪天我走了,債還沒還清,你們再來幫我把債還上。”鄭宜棟的回答固執(zhí)堅決。
有些債主已經(jīng)去世,鄭宜棟就把錢物還給他們的子孫;少數(shù)債主沒有后人,鄭宜棟則請他們的親友代收。2008年,已經(jīng)還清債務(wù)的鄭宜棟無意中聽朋友提到,以前用的是16兩1斤的老秤,現(xiàn)在用的是10兩1斤的新秤。這讓鄭宜棟自責不已,因為他是按新秤計量還的債。
他把債務(wù)重新計算了一遍,并開始了又一次的還債?!扒肺绦氯A一角,今還1元。”2009年4月3日,鄭宜棟在自己的“還債記事簿”上寫道。翁新華是鄭宜棟的最后一名債主,這一天,鄭宜棟終于還清了父親名下的所有債務(wù)。“心里壓著的千鈞巨石突然無影無蹤了,那種一身輕松的感覺真好啊?!被貞浧疬€清債務(wù)那刻的感受,一頭銀發(fā)的老人在記者面前依然十分興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