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zhèn)館之寶
1968年,咸陽韓家灣一位13歲的小學生孔忠良,在放學途中的一個小水渠邊,發(fā)現(xiàn)一枚發(fā)光的白色小石頭,上面還刻了些奇怪的文字。他小心翼翼地裝進書包拿回家交給了哥哥,哥哥設法要把上面的字磨掉再刻上自己的名字,結果因為這個“玩具”實在太硬,沒有“得逞”,遂將它丟置一旁。
半個月后,孔忠良又將這個石頭交給了父親,孔父念過幾年書,他下意識判斷這應該算是一件“文物”。他專程去了一趟省博物館請專家們鑒定,沒想到這群專家傻眼了:這個石頭是個玉印,材質是最精良的羊脂白玉,玉石上雕刻的是一只螭虎。更讓專家驚訝的是,玉石上還雕刻著“皇后之璽”四個篆體字。文物專家很快就認定這枚印章應該是漢朝開國皇后,也就是劉邦的夫人呂后的玉璽。
《漢官舊儀》上有這樣的記載:“皇后玉璽,文與帝同?;屎笾t,金螭虎紐?!倍盎屎笾t”的發(fā)現(xiàn)地在呂后與劉邦合葬的封土之西約一公里的陵園之內,其形制、式樣、印文內容及字數(shù)均與文獻所載相符,經(jīng)研究、鑒定,此印章當為呂后之印璽無疑。有些專家還認為,它可能原來是放置在呂后墓旁的便殿中供祭祀之物,后來便殿被毀,玉璽遺落土中,被水沖到狼家溝,遭泥沙覆蓋而致湮沒二千余年至今。
這方玉印的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了兩項全國之最:一是我國最早發(fā)現(xiàn)的皇后印璽;二是玉璽的主人是年代最早的皇后。迄今為止,皇后之璽仍是我們發(fā)現(xiàn)的兩漢時期等級最高、且唯一的一枚帝后玉璽,屬于國家級文物。它反映的漢代禮儀制度及其背后的故事,將長久地引起人們的興趣。
“皇后之璽”存放于陜西省博物館,成為鎮(zhèn)館之寶之一,但這件國寶一度曾是另一位女霸王的囊中物,她就是江青。1974年她聽到陜西博物館有呂后的印璽,自認也是女皇的江青竟然派人前往施壓,硬是將這方玉璽帶回北京,遲遲不愿交回,直到“四人幫”垮臺,這顆印璽才被送回陜西。
文/記者金葉 資料及圖片提供 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