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交流

所屬分類: 論壇 市民交流

本版主題: 46184

今日更新: 0

投訴爆料、建言獻策、城市建設、交通發(fā)展、經(jīng)濟文化、求助互助、咸陽論壇。
發(fā)布新主題

《中國古代禮儀文明》之五 ● 禮與樂

0 / 3756
     

該用戶從未簽到

60

主題

84

回帖

916

積分

四級

積分
916
QQ
跳轉(zhuǎn)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12-2-23 13:08: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古代禮儀文明》之五 ● 禮與樂



            在儒家的禮儀文化體系中,禮與樂相輔相成,兩者的關系形同天地,《禮記-樂記》說:‘樂由天作,禮以地制?!Y樂結(jié)合就是天地萬物秩序的體現(xiàn),‘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Y與樂密不可分,以至可以說:沒有樂的禮不是禮,沒有禮的樂不是樂。
    中國傳統(tǒng)的樂的觀念,有特定的內(nèi)涵和深刻的哲理,不能與現(xiàn)代的‘音樂‘等量齊觀?!抖Y記-樂記》說:‘樂者,非謂黃鐘大呂、弦歌干揚也,樂之末節(jié)也?!畼返拇蠊?jié)是德,這是中國與世界諸古文明的音樂思想相區(qū)別的基本點。
    一、德音之謂樂
    儒家的音樂理論中,聲、音、樂是三個不同層次的概念。聲與音的區(qū)別在于,音有節(jié)奏、音調(diào),而聲沒有。通常將聲稱為噪聲,將音稱為樂音。人與動物都有聽覺,能夠感知外界的聲響。不同的是,動物一般不能識別聲與音,而人不僅有感知音的欲望,而且能利用聲的特性構(gòu)成樂音,來滿足自己感官的需要。是否懂得樂音,是人區(qū)別于禽獸的重要標志,所以《樂記》說:‘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
    在外物的作用下,人心會躍動而起。因外物作用的強弱不同,人的情感表現(xiàn)為不同的層次,《毛詩序》說:‘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手舞足蹈再配上歌曲,是心情達到極致時的表現(xiàn),《呂氏春秋-古樂》說,上古葛天氏的樂舞,以三人為一組,‘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就是生動的寫照。
    儒家認為,音是經(jīng)過文飾的人類心聲。《樂記》說:‘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於中,故形於聲。聲成文,謂之音?!馑际钦f,只有發(fā)自內(nèi)心而又‘成文‘(有節(jié)奏)的聲,才能稱為‘音‘。
    樂音出于人心,但又能成為一種新的外物,給人心以反作用。樂音種類很多,可以是端莊的,也可以是張狂的;可以是細膩的,也可以是粗獷的;它給人以不同的感受,誘導著人的情感的發(fā)生與轉(zhuǎn)換。猶如今日的古典音樂與搖滾音樂,盡管都屬于樂音的范圍,但給聽眾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儒家尤其注重樂音對人心的影響,主張樂音應該有益于人的教化,而不是為了刺激感官。認為以君子之道作為主導的樂音,有益于人類的進步;以滿足感官刺激作為主導的樂音,會將社會引向混亂。所以《樂記》說:‘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以道制欲,則樂而不亂;以欲忘道,則惑而不樂?!畼芬粲胁煌膶哟?,低層次的樂音悖逆天道中庸的原則,對人性的宣泄毫無節(jié)制,會引導人走向頹靡或暴戾的極端,最終毀滅人性,是亡國之音。而高層次的樂音是天道的體現(xiàn),使人在享受音樂的同時,受到道德的熏陶,涵養(yǎng)心性,是入德之門。因此,對樂音要有所選擇,儒家將最高層次的音稱為‘樂‘?!稑酚洝氛f:‘夫樂者,與音相近而不同‘,只有合于道的音,才能稱為樂。是否懂得音與樂的區(qū)別,十分重要,所以《樂記》又說:‘知音而不知樂者,眾庶是也。唯君子為能知樂?!┯芯硬哦谜嬲臉?。
    春秋時期有古樂與新樂之爭。所謂古樂,是制黃帝、堯舜以來,圣賢相傳的雅樂,如黃帝之樂《咸池》,堯之樂《大章》、舜之樂《韶》,禹之樂《夏》等,節(jié)奏緩慢莊重,富有寓意。新樂則是時人所作的淫聲樂曲,恣意放蕩,無思想內(nèi)涵可言?!稑酚洝酚涊d了魏文侯向子夏問樂的對話。魏文侯對子夏說:我端冕而聽古樂,總是擔心會睡著;而聽鄭、衛(wèi)之音,就不知疲倦。
    請問原因何在?子夏說:古樂進退齊一,沒有奸聲,弦匏笙簧,相互配合,奏樂始于擊鼓,舞畢擊金鐃而退。君子聆聽到此,可以說出古樂的義理,然后思索修身齊家,均平天下。新樂不然,行伍雜亂,奸聲濫溺,舞者如猴戲,男女混雜,尊卑不別。樂曲終了,君子不知所云。魏文侯好樂舞,但卻是知音而不知樂,子夏譏笑他說‘今君所問者樂也,所好者音也‘。古樂是圣人確立的父子君臣的紀綱之后,‘正六律,和五聲,弦歌詩頌‘,配以樂器、輔以舞蹈、加以節(jié)文的作品,所以子夏說‘德音之謂樂‘。而新樂‘淫于色而害于德‘,不能稱為樂,所以,有道君王萬萬不敢將它搬進宗廟祭祀祖先。
    二、盛德之帝必有盛樂
    既然樂是德音,樂曲的高下又涉及鄉(xiāng)風民俗的善否,所以,制禮作樂就不是普通之人所能措手的事?!吨杏埂氛f:‘雖有其位,茍無其德,不敢制禮作樂焉。雖有其德,茍無其位,亦不敢制禮作樂焉?!梢姡仨毷怯衅涞?、有其位者才有制禮作樂的資格。《樂記》說:‘王者功成作樂,治定制禮。其功大者其樂備,其治辯者其禮具?!J為只有大功告成、天下大治的王者,才配制禮作樂。
    儒家說樂是德之音,是因為他們所推崇的樂,都是上古盛德之帝的作品。盛德之帝必有盛樂。黃帝是人文初祖,曾命樂官伶?zhèn)悇?chuàng)作樂律。伶?zhèn)惾?溪之谷的竹子,斷為三寸九分長的兩節(jié),以吹出的音為黃鐘之宮。然后以此為本,聽鳳皇之鳴,制為十二律,雄鳴、雌鳴各六,樂章叫《咸池》。顓頊命飛龍作效八風之音,名之為《承云》,用以祭祀上帝。帝嚳時作《唐歌》,又發(fā)明鼙鼓、鐘磬、吹苓、管塤、篪鼗、椎鐘等樂器,合奏聲起,鳳鳥為之起舞。帝堯祭上帝的樂曲叫《大章》,乃是仿效山林溪谷之音而作,用麋皮做的鼓和石磬伴奏,百獸也為之起舞。舜時發(fā)明了二十三弦的瑟,又譜成《九招》、《六列》、《六英》等樂曲,以昌明舜德。
    歷史上,凡是勤勞天下、吊罪伐惡的君王,都有專門的樂章。大禹治水,萬民歡欣,于是舜命皋陶作《夏迭》九章,以表彰其功。湯商伐桀,黔首安寧,湯命伊尹作《大護》之舞、《晨露》之歌,以展現(xiàn)其善。牧野之戰(zhàn),武王克商,于是命周公作《大武》。成王時,殷民叛亂,用象群為虐于東夷。周公奉命東征,馳師驅(qū)逐之,于是作《三象》,以嘉其德。相傳夔開始制樂獎賞諸侯,《樂記》說:‘故天子之為樂也,以賞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谷時熟,然后賞之以樂。‘
    可見,儒家的所謂 ‘德音‘,是德治之音,是指致治之極在音樂上的體現(xiàn)。惟有這樣的音樂,才能奏于廟堂,播于四方,化育萬民。至此,我們可以明白一個道理:春秋時期是樂器、樂理高度發(fā)達的時代,這由曾侯乙編鐘可以得到證明。但是,為什么孔子卻稱之為‘禮崩樂壞‘的時代?根本原因在于,春秋時代盛行的是新樂,是純粹的音樂學意義上的樂。從儒家的音樂理論來判斷,它們盡管華美之至,但都是昏君亂臣的作品,表現(xiàn)的是聲色犬馬的狂熱,完全悖逆了德治的精神,失卻了音樂的靈魂,所以是衰世之樂,敗壞之樂。
    三、音樂通乎政
    儒家十分看重音樂的作用,認為音樂與政治相通,可以作為判斷為政得失的一項指標?!稑酚洝氛f:‘聲音之道,與政通矣?!秴问洗呵?適音》也說:‘凡音樂通乎政?!?/strong>
    據(jù)《禮記-王制》等文獻記載,上古帝王有定期到四方巡守的制度,所到之處,地方官要展示當?shù)亓餍械拿窀?,作為述職的?nèi)容之一。《呂氏春秋-適音》也說:‘故有道之世,觀其音而知其俗矣,觀其政而知其主矣?!蹩疾烀窀?,就可以了解地方官是否為政以德,民風是否淳樸。發(fā)現(xiàn)純正無邪的民歌,則由隨行的官員記錄下來,帶回去推廣,此即所謂‘采風‘?!对娊?jīng)》中的十五國風,就是十五國的民歌。相傳,其中的周南、召南,就是周公和召公采風所得。
    觀樂為何可以知政?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其一,君王是萬民之主,君王的喜好,如日月經(jīng)天,為萬民仰望,直接影響到民風的走向,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矣‘。所以,連樂器是否合于規(guī)制,都指示著國家的命運?!秴问洗呵?侈樂》批評夏桀、殷紂制作‘侈樂大鼓‘,‘務以相過,不用度量‘。亡國之君無不如此,‘宋之衰也,作為千鐘。齊之衰也,作為大呂。楚之衰也,作為巫音‘。千鐘、大鼓之類,聲音狂噪震動,超越了人感受音樂的生理限度,‘為木革之聲則若雷,為金石之聲則若霆,為絲竹歌舞之聲則若噪。以此駭心氣,動耳目,搖蕩生則可矣‘。在君子看來,它已經(jīng)失去了樂表達人情的初衷,鄭衛(wèi)之聲、桑間之音,都是亂國之君的所好。
    由于君王的提倡,國中盛行的樂曲必然會長期影響人民的情趣,人民所表現(xiàn)出來的憂思、康樂、剛毅、肅敬、慈愛、淫亂之態(tài),正是樂聲長期熏陶的結(jié)果?!稑酚洝氛f:‘志微?殺之音作,而民思憂。?諧慢易、繁文簡節(jié)之音作,而民康樂。粗厲猛起、奮末廣賁之音作,而民剛毅。廉直、勁正、莊誠之音作,而民肅敬。寬裕肉好、順成和動之音作,而民慈愛。流辟邪散、狄成滌濫之音作,而民淫亂。‘所以,聽其樂可以知其政。

  其二,樂為心聲。如果君王失政,民眾流離,何來愉悅的樂曲?如果君王有道,庶民安樂,則何處不聞歡歌!《樂記》說:‘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牁房梢杂^政,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而言的。《呂氏春秋-大樂》說,亡國戮民,并不是沒有音樂,而是‘其樂不樂‘,好比死囚強歌一樣,雖歌不樂;‘君臣失位,父子失處,夫婦失宜,民人呻吟。其以為樂也,若之何哉!‘所以,聽聽民間流傳的音樂,就可以感覺到他們的生活是否幸福。儒家認為,無論是觀察一個國家,還是觀察一個人,最好的辦法莫過于聽其樂,《呂氏春秋-音初》說,‘聞其聲而知其風,察其風而知其志,觀其志而知其德,盛衰、賢不肖,君子小人,皆形於樂,不可隱匿。故曰:樂之為觀也深矣。‘
    四、樂內(nèi)禮外
    人類是動物界的一員,但又是動物界的靈長,因為人可以教育。儒家之所以重視教育,正是基于這一認識。儒家教育的目標,是要通過德和禮培養(yǎng)表里如一的君子。禮以治外,旨在規(guī)范人的行為舉止,使之處處中節(jié),恰到好處。有關的義理,我們已經(jīng)在‘禮緣何而起‘一節(jié)中談過,此不贅述。樂以治內(nèi),重在引導人的性情心志,是要解決禮的根源的問題。如果人的行為舉止能中規(guī)中矩,但不是內(nèi)心德行支配的結(jié)果,而是單純的模仿,則教育的目的僅僅完成一半,而且是非主要的一半。儒家認為,只有內(nèi)心建立起德的根基,外在的規(guī)范言行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禮。
    樂與禮是內(nèi)外相成的關系,《樂記》說:‘樂者所以象德也;禮者所以綴淫也?!畼肥莾?nèi)心德行的體現(xiàn),禮的作用是防止行為出格(‘淫‘是過頭的意思)。郭店楚簡中有《五行》一篇,談及人的內(nèi)心與行為的關系時說過一段很精彩的話:
    仁形于內(nèi)謂之德之行,不形于內(nèi)謂之行。義形于內(nèi)謂之德之行,不形于內(nèi)謂之行。禮形于內(nèi)謂之德之行,不形于內(nèi)謂之[行]。[知形]于內(nèi)謂之德之行,不形于內(nèi)謂之行。圣形于內(nèi)謂之德之行,不形于內(nèi)謂之行。
    作者用類似排比的句式談及,人的仁、義、禮、知、圣五行有兩種狀態(tài),一是‘形于內(nèi)‘,即五行出自于內(nèi)心;二是‘不形于內(nèi)‘,即五行不出自內(nèi)心。作者認為,仁、義、禮、知、圣五行只有形于內(nèi),才能稱為‘德之行‘,否則只能稱為‘行‘,僅僅是行為與德行恰好相符而已,內(nèi)心如何則不得而知。作者說:‘德,天道也。‘符合天道的德行形之于內(nèi)心,然后顯露在外表,處處中節(jié),才是真正的德行?!段逍小返恼撌觯芍^深中肯綮?!稑酚洝芬舱f:‘禮樂皆得,謂之有德?!?/strong>
    《樂記》一篇,論述樂內(nèi)禮外的文字可謂觸目皆是,如:君子曰:‘禮樂不可斯須去身。致樂以治心,……故樂也者,動於內(nèi)者也;禮也者,動於外者也。樂極和,禮極順,內(nèi)和而外順。故德輝動於內(nèi),而民莫不承聽;禮發(fā)諸外,而民莫不承順。故曰:致禮樂之道,舉而錯之,天下無難矣。
    樂由中出,禮自外作。樂由中出故靜,禮自外作故文。大樂必易,大禮必簡。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揖讓而治天下者,禮樂之謂也。
    可見,禮樂并行,則君子之身內(nèi)和外順,王者之治四海清平?!稑酚洝诽貏e強調(diào)執(zhí)掌國政的君王的禮樂修養(yǎng),要求臻于‘德輝動于內(nèi)‘,‘禮發(fā)諸外‘,表率天下,推行禮樂之道。
    在儒家的理論中,禮樂對于人類,猶如天地之于萬物,具有本原的意義,所以《樂記》給予了最高的評價:‘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jié)‘;‘禮樂之極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陰陽而通乎鬼神;窮高極遠而測深厚?!J為禮樂充盈于天地,合于陰陽,通于鬼神,極其高遠深厚,規(guī)范著人類社會的一切。
    儒家倡導教化,但并不排斥行政管理和法律糾劾。事實上,并非人人都能接受教育??咕芙逃咝袨閯荼爻龈?,從而破壞社會秩序。在規(guī)勸無效之后,必須用政和刑的手段令其就范。因此,儒家將禮、樂、政、刑四者并提,主張教化與行政管理結(jié)合,用政、刑保證禮樂的推行?!稑酚洝氛f:‘禮節(jié)民心,樂和民聲,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禮樂刑政,四達而不悖,則王道備矣。‘又說:‘故禮以道其志,樂以和其聲,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禮樂刑政,其極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所以,我們對儒家的禮樂教化思想要有全面的認識。
   
    四、移風易俗莫善于樂
    自古以來,在如何管理國家的問題上,政治家提出了形形色色的方案,或主張嚴刑竣法,或主張經(jīng)濟控制,或主張無為而治,或主張求諸神靈。儒家倡導德治主義,主張通過禮樂對人實行溫和的教化政策,使人心向善,純化社會風氣,從而求得長治久安。在禮樂教化的謀略中,儒家尤其注重樂的作用,是為儒家治國思想的重要特色。
    樂之所以能為教,是因為樂的形式最為人民喜聞樂見。樂有音調(diào),有節(jié)奏,有強烈的感染力,聞聲而心從,潤物細無聲。所以《樂記》說,樂‘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子夏向魏文侯談樂教時,引用了《詩經(jīng)-大雅-板》‘誘民孔易‘一句,‘誘‘是誘導的意思,‘孔‘是非常,子夏認為,要教化民眾,用樂來誘導最為容易。可謂入木三分的見解。所以《孝經(jīng)》也說:‘移風易俗,莫善于樂?!?/strong>
    如前所述,儒家的治國思想基于人的性情。用歌舞宣泄情感是盡人皆有的本能,應該尊重。但是,人性的宣泄必須合理,不足或過度,都不利于身心健康和社會的安定,也不符合天道。《樂記》說,‘人不耐(能)無樂,樂不耐(能)無形。形而不為道,不耐(能)無亂。先王恥其亂,故制雅、頌之聲以道之‘,先王制樂的目的,就是要使人的快樂有節(jié)制,合于天道;又說,儒家的‘立樂之方‘(建立樂教的宗旨),是要‘感動人之善心‘,‘不使放心邪氣得接‘,讓民眾在健康的音樂中接受德的熏陶。離開這一認識,人與禽獸就沒有了區(qū)別?!秴问洗呵?適音》說,‘先王必托於音樂以論其教‘,‘先王之制禮樂也,非特以歡耳目極口腹之欲也,將以教民平好惡行理義也。‘用當今的語言來說,就是寓教于樂。
    儒家十分注重樂教的形式與內(nèi)涵的結(jié)合,《樂記》談到,一部完整的樂章,應該‘文以琴瑟,動以干戚,飾以羽毛,從以簫管‘,‘以著萬物之理‘。琴瑟、簫管是樂器,干戚、羽毛是道具,可以豐富樂的表現(xiàn)力,使聽者樂于接受,難以忘懷。樂舞所要表達的主題是‘萬物之理‘,盡管祭祀、宴飲等不同場合的樂舞主題各異,但宗旨都是誘民走向仁義的境地。所以,《樂記》說:‘樂在宗廟之中,君臣上下同聽之則莫不和敬;在族長鄉(xiāng)里之中,長幼同聽之則莫不和順;在閨門之內(nèi),父子兄弟同聽之則莫不和親?!?/strong>
    上古時代,每年春秋,各鄉(xiāng)都要舉行以尊老養(yǎng)賢為宗旨的‘鄉(xiāng)飲酒禮‘,席間要演奏或歌唱《詩經(jīng)》的許多篇章,每篇都寓意深遠。先由樂工歌唱《鹿鳴》、《四牡》、《皇皇者華》三篇,說的是君臣之間的平和忠信之道。接著笙奏《南陔》、《白華》、《華黍》三篇,說的是孝子奉養(yǎng)父母之道。然后,堂上、堂下
    交替演奏樂歌,堂上鼓瑟唱《魚麗》之歌,堂下則笙奏《由庚》之曲;堂上鼓瑟唱《南有嘉魚》之歌,堂下則笙奏《崇丘》之曲;堂上鼓瑟唱《南山有臺》之歌,堂下則笙奏《由儀》之曲。最后是器樂與聲樂合起,奏唱《周南》中的《關雎》、《葛覃》、《卷耳》,《召南》中的《雀巢》、《采蘩》、《采蘋》,說的都是人倫之道。以上都是鄉(xiāng)飲酒禮中的正歌。一鄉(xiāng)之人在揖讓升降、笙瑟歌詠的愉快氣氛中,受到禮樂的教化,尊老養(yǎng)賢悄然滋潤于心田。類似的情況,《儀禮》中在在多有。
    中國古代知識分子有喜愛音樂的傳統(tǒng),或操琴瑟,或吹簫管,既有調(diào)節(jié)心情的作用,更有涵養(yǎng)心志的目的。賞樂者對樂情的理解因素養(yǎng)高下而異。據(jù)《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云: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云:洋洋兮若江河。就是古代知音的范例。但這還不是儒家贊許的最高境界?!稑酚洝氛f君子聆聽樂章,能從樂聲中賦予新的理解。例如鐘聲鏗鏘,壯氣充滿,君子會想起慷慨以當?shù)奈涑?。磬聲清響,?jié)義分明,君子會想起死于封疆的大臣。琴瑟之聲哀怨,婉妙不越,君子會想起志義自立的大臣。竽、瑟、簫、管之聲叢聚,會集攬攏,君子會想起善于蓄聚其眾的大臣。鼓鼙之聲喧囂,歡雜涌動,君子會想起擊鼓進眾的將帥之臣,等等。這是君子用樂自化的例證。
該會員沒有填寫今日想說內(nèi)容.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