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到天數(shù): 1 天 連續(xù)簽到: 1 天 [LV.1]初來乍到
一級
- 積分
- 17
|
153024hvvbcwzhvu1h7hh6.jpg (68.64 KB, 下載次數(shù): 6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13 15:30 上傳
在陜西當?shù)赜羞@樣一種說法:“金疙瘩,銀疙瘩,比不上咸陽塬上的冢疙瘩”。這所謂的“冢疙瘩”,說的就是咸陽塬上分布得錯落有致,狀如山丘的陵墓,這些陵墓,是2000多年前西漢的帝王、帝后的陵墓及眾多的陪葬墓。
西漢王朝總共有11位皇帝,除漢文帝霸陵和漢宣帝杜陵在渭河以南的西安市附近外,其余9個皇帝的陵墓,都分布在渭水以北的咸陽塬上。
153024flwl3zneumezao1y.jpg (129.67 KB, 下載次數(shù): 6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13 15:30 上傳
這九個西漢帝陵由西向東分別是:武帝茂陵---昭帝平陵---成帝延陵---平帝康陵---元帝渭陵--哀帝義陵---惠帝安陵---高祖長陵---景帝陽陵.這些土堆形成的巨大夯土疙瘩,沿著渭河依次排列,長近百里,形成巨型列隊,被稱為“中國的金字塔群”。
153024heufu1ikrfm4lujf.jpg (214.41 KB, 下載次數(shù): 7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13 15:30 上傳
由西向東,逐一瀏覽這九個西漢帝陵
1、茂陵
茂陵是漢武帝劉徹的陵寢。劉徹生于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41年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3月10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死于后元二年二月丁卯(十四)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漢武帝開創(chuàng)了西漢王朝最鼎盛繁榮的時期,那一時期亦是中國封建王朝第一個發(fā)展高峰。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jié)h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他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皇帝之一。
153025ifbg175lgo91t7l5.jpg (99.5 KB, 下載次數(shù): 6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13 15:30 上傳
漢武帝劉徹是歷史上可以和秦始皇相提并論的很有才略的偉大的帝王,他在位時,是漢帝國的鼎盛時期,他采用獎勵農耕、發(fā)展生產(chǎn)、富國強兵、抗擊匈奴的宏偉戰(zhàn)略,在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制的同時,在經(jīng)濟上實行煮鹽、冶鐵、運輸和貿易的官營制度,興修水利,發(fā)展農業(yè),開展對外貿易;在軍事上抗擊匈奴,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牢固的控制了河西走廊,向南直抵海南,基本上形成了中華民族生存空間的格局,從而使?jié)h帝國以統(tǒng)一、繁榮、強大的姿態(tài)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茂陵封土為覆斗形,現(xiàn)存殘高46.5米,墓冢底部基邊長240米,陵園呈方形,邊長約420米。至今東、西、北三面的土闕猶存,陵周陪葬墓尚有李夫人、衛(wèi)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shù)热说哪乖?。它是漢代帝王陵墓中規(guī)模最大、修造時間最長、陪葬品最豐富的一座,被稱為“中國的金字塔”。
2、平陵
平陵是漢昭帝劉弗陵,的陵寢。劉弗原名劉弗陵,漢武帝幼子,8歲即位,在位13年,元平元年(前174)21歲時劉弗陵不明不白地暴死于未央宮中,遂安葬于東距未央前殿22公里、西距其父茂陵6公里的平陵陵園西北大冢中。陵冢封土為覆斗形,底部周長2700米,高29.2米。東有上官皇后陵。原有陪葬墓57座,現(xiàn)存23座。主要有竇嬰墓、夏侯勝墓、朱云墓、張禹墓、韋賢墓等。
153025kyfhpzfspyipkks2.jpg (117.98 KB, 下載次數(shù): 6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13 15:30 上傳
針對武帝末年因對外戰(zhàn)爭、封禪等所造成的國力嚴重損耗,農民負擔沉重,大量破產(chǎn),使得國內矛盾激化的情況。在霍光等的輔佐下,劉弗陵多次下令減輕人民負擔,罷不急之官,減輕賦稅,與民休息。
對外方面,改變武帝時對匈奴長期作戰(zhàn)的政策,一方面加強北方戍防,多次擊敗進犯的匈奴、烏桓等,另一方面重新與匈奴和親,以改善雙方的關系。從而使得武帝時期的大規(guī)模戰(zhàn)爭停止下來,有助于國內的經(jīng)濟恢復與發(fā)展。
在經(jīng)濟方面,因武帝實行鹽鐵專賣引起天下議論,于始元六年(公元前八一年)召開“鹽鐵會議”,對武帝時各方面政策進行討論。這次政策大討論的情況,保存在桓寬所編著的《鹽鐵論》一書中。經(jīng)過爭論,取消了酒的專賣,而保留鹽鐵專賣。
昭帝時,因內外措施得當。使得武帝后期遺留的矛盾基本得到了控制,西漢王朝衰退趨勢得以扭轉。史稱“百姓充實,四夷賓服?!?br />
3、延陵
漢成帝劉驁的陵寢,陵冢為覆斗形,底部周長690米,高29.2米,四闕遺跡仍然存在。陵東北500米處有班婕妤墓,俗稱愁娘娘墳。形如覆斗,底部周長320米,高14米,頂邊30米。有7座陪葬墓布其東翼。
153025w4sfwlsj9l5b0m8l.jpg (139.63 KB, 下載次數(shù): 6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13 15:30 上傳
劉驁(前51~前7),元帝之子,20歲即位,在位26年。因沉湎酒色,懶于理政,故其舅父王鳳專權,王氏諸弟皆封侯。在災荒連年、民不聊生之際,仍大興土木,在新豐縣戲鄉(xiāng)步昌亭營造昌陵,歷時5年,終因天下匱竭未成。
漢成帝統(tǒng)治時期,政治腐敗,成帝縱情聲色、淫欲無度,大地主、大官僚兼并土地,導致銅車起義等農民起義爆發(fā),漢朝從此衰落,病入膏肓。
4、康陵
漢平帝劉衎的陵寢,康陵東西橫距216米,南北縱距209.7米,高30.6米。王皇后在平帝死后不肯改嫁,投火而死,葬于康陵東南500米處。
153025sjzb5buj9b56u4rr.jpg (147.99 KB, 下載次數(shù): 5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13 15:30 上傳
漢平帝(公元前9年-公元6年2月3日)漢族,原名劉箕子,漢元帝孫,漢成帝的侄子,漢 哀帝的堂兄弟,中山王劉興子。劉欣于公元前1年8月15日病死后,王莽為便于弄權,不肯立年歲較長的君主。于10月17日迎立年僅8歲的劉衎為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元始。”在位6年,他不是被王莽毒死,而是病死。
5、渭陵
漢元帝劉奭的陵寢,渭陵始建于永光四年(前40),陵園近方形,南北410米,東西400米,四周有夯土筑成的垣墻。陵冢位于陵園之中,呈覆斗形,底邊長約120米,頂邊長50米,高29米。今陵冢頂部已塌陷。在陵北300米,發(fā)現(xiàn)一建筑遺址,東西長約200米,南北寬約100米。建筑墻基、平鋪方磚居住面和路面遺跡猶存,并出土一批玉雕和其他文物。
153026c6j9rojrkzqo3u1p.jpg (135.42 KB, 下載次數(shù): 7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13 15:30 上傳
劉奭(前76—前33年),字盛,父劉詢,母共哀許皇后,劉詢死后繼位,時年28歲,在位17年(前49—前33年),競寧元年(公元前33年)五月,病死于未央官,葬渭陵,終年43歲。葬渭陵,年號初元、永光、建昭、竟寧。
6、義陵
漢哀帝劉欣的陵寢,陵冢為覆斗形,底部周長900米,高30.41米。陵東封土為傅皇后陵。有陪葬墓15座。
153026v1l2r47fi47117f4.jpg (127.37 KB, 下載次數(shù): 6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13 15:30 上傳
劉欣(前35—前1年),元帝庶孫,定陶王劉康之子,母丁姬。劉驁死后繼位,時年29歲。在位7年(前7—前1年),病死,葬義陵。年號建平、元壽。
劉欣是元帝的庶孫,定陶共王和丁姬的兒子。因成帝無子,劉欣的祖母、元帝傅昭儀多方活動,力勸成帝讓劉欣續(xù)嗣。于是在公元前8年,劉欣被立為皇太子。第二年成帝就去世了,劉欣即位,他在位期間,為了緩和社會危機,曾以師丹為大司馬,實行“限田、限奴婢”政策。規(guī)定諸王、列侯以至百姓占田不得超過三十頃,結果遭到了貴族們的激烈反對,只得不了了之。在政府重賦和地主兼并的壓迫之下,百姓“有七亡而無一得”,“有七死而無一生”,農民起義此伏彼起。建平二年(公元前6年)又接受夏賀良“改元易號,可得廷年”的建議,改建平二年為太初元年,自稱陳圣劉太平皇帝。然而社會危機并未因此而緩和,哀帝也在農民的反抗聲中死去,終年二十六歲,葬義陵。
7、安陵
漢惠帝劉盈,的陵寢。漢安陵規(guī)模較小,墓高只十多米。西漢第二位皇帝劉盈與張皇后合葬陵。陵區(qū)分為陵園、陵邑及陪葬區(qū)三部分。封土為夯筑覆斗形,底部東西長170米,南北寬140米。頂部東西長65米,南北寬40米,高25米。
153026dz6iq201zqp1qxy6.jpg (150.88 KB, 下載次數(shù): 6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13 15:30 上傳
惠帝劉盈(前210~前188),高祖與呂后之子,惠帝七年(前188)秋八月崩于未央宮,九月葬安陵。公元前195~前188年在位。陵西北270米處為孝惠張皇后陵。張皇后(?~前163),名嫣,劉盈的外甥女(魯元公主所生),奉呂后之命與劉盈系甥舅成婚。諸呂被翦滅時,因受株連,被迫“退處”北宮。卒后合葬安陵,但“不起墳”,現(xiàn)地面墓?;驗楹蟠ā7馔翞楦捕沸?,底部東西長60米,南北寬50米。頂部邊長20米,高12米。陵北900米處為安陵邑。陵東為陪葬墓區(qū),尚存封土2座,曾發(fā)掘從葬俑坑一處。
8、長陵
漢高祖劉邦的陵寢。漢高祖劉邦的陵冢在陵園的偏西處,形狀像覆斗,是夯土迭筑而成的。陵前立有清乾隆年間陜西巡撫畢沅所書的"漢高祖長陵"石碑一通,陵冢下面是劉邦的安寢的地宮。呂后合葬陵,在長陵東面二百多米的地方。由于漢代的制度造成帝后不同陵,所以呂后單獨起陵于長陵之東。呂后陵是覆斗形。
153026cuz64ymga4zb4xmi.jpg (129.56 KB, 下載次數(shù): 5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13 15:30 上傳
西漢高祖劉邦,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也就是秦國統(tǒng)一天下之前的35年,死于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沛郡豐邑人(現(xiàn)在江蘇沛縣)中陽里人,字季,有的說小名劉季,秦時曾做過泗水亭長。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在秦末農民戰(zhàn)爭中因為被項羽立為漢王,所以在戰(zhàn)勝項羽后建國時,國號定為“漢”,定都洛陽,后遷都長安,為了和后來劉秀建都洛陽的“漢”區(qū)別,歷史上稱為“西漢”。
9、陽陵
漢陽陵,又稱陽陵,是漢景帝劉啟及其皇后王氏同塋異穴的合葬陵園,是咸陽原上西漢帝陵最東邊的一個。始建于公元前153年,至公元前126年竣工,陵園占地面積20平方公里,修建時間長達28年?,F(xiàn)已建成漢陽陵博物館,是中國占地面積最大的博物館。
153027fmxybu9ddnums4jn.jpg (138.94 KB, 下載次數(shù): 5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13 15:30 上傳
153024o8990t9r7d7qhqtx.jpg (147.33 KB, 下載次數(shù): 7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13 15:30 上傳
漢景帝劉啟(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在位,在位16年,崩于景帝后三年(前141年),終年48歲,謚號“孝景皇帝”。安葬于陽陵。按周代的《謚法解》,“ 景”是美謚:“由義而濟(獲得成功)曰景”,“耆(通“嗜”)意大慮(喜歡深思熟慮,善于充分謀劃)曰景”,“布義行剛(傳播仁義,品德堅強)曰景”。雖有諂媚溢美之意,但還是從幾個側面反映了景帝政治及其性格特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