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冬,在民間有立冬補冬之習俗(可關注萬年歷了解更多資訊)更有“冬令進補,春天打虎”的俗語。所以每逢立冬,南北方人們都以不同的方式進補山珍野味,說是只有這樣,到了寒冷的冬天,才能抵御嚴寒的侵襲。那么在實際生活中,吃什么能御寒呢?
冬天的寒冷氣候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tǒng),使人體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從而促進和加速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類熱源營養(yǎng)素的分解,以增加機體的御寒能力,這樣就造成人體熱量散失過多。因此,冬天營養(yǎng)應以增加熱能為主。營養(yǎng)專家表示,冬季我們可以適當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攝入,保證優(yōu)質蛋白質的供應。羊肉、牛肉、雞肉、鹿肉、蝦、鴿、鵪鶉、海參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質及脂肪,產熱量多,中醫(yī)認為有益腎壯陽、溫中暖下、補氣生血的功能,御寒效果最好。
立冬御寒吃什么
此外,怕冷與缺少鈣和鐵有關。人怕冷與機體攝入某些礦物質較少有關。如鈣在人體內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響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血液中缺鐵是導致缺鐵性貧血的重要原因,常表現為產熱量少、體溫低等。因此,補充富含鈣和鐵的食物可提高機體的御寒能力。含鈣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制品、海帶、紫菜、貝類、牡蠣、沙丁魚、蝦等;含鐵的食物則主要為動物血、蛋黃、豬肝、黃豆、芝麻、黑木耳和紅棗等。
海帶、紫菜可促進甲狀腺素分泌,產生熱量。人體的甲狀腺分泌物中有一種叫甲狀腺素,它能加速體內很多組織細胞的氧化,增加身體的產熱能力,使基礎代謝率增強,皮膚血液循環(huán)加快,抗冷御寒,而含碘的食物可以促進甲狀腺素分泌。含碘豐富的食物有:海帶、紫菜、發(fā)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動物肝臟、胡蘿卜可增加抗寒能力。寒冷氣候使人體維生素代謝發(fā)生明顯變化。增加攝入維生素A和維生素C,可增強耐寒能力和對寒冷的適應力,并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
我們平時吃的芝麻、葵花子也能為人體提供耐寒的必要元素。寒冷天氣使人對體內蛋氨酸的需求量增大。蛋氨酸可以通過轉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適應寒冷所必需的甲基。因此,冬季應多攝取芝麻、葵花子、蔬菜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