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0328_2301a2eef9b0425353aeI7BLipebRXMz.jpg (288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2-10 22:53 上傳
香學記事
文/Rain 一勺
我從柜子里取出那一束西藏異香,在香案上點了一支。那香比一般廟里的香要粗一些,它的煙也是凝聚著的,過了三尺的地方就往四周散去,屋子里猛然間彌漫著一股清香。香給人的感覺是溫馨而干燥的,抗拒著屋內的潮濕。我坐在書桌前,不看書,也不工作,只是靜靜的冥想,讓自己的心思像一支香凝聚在一起,憂郁與紛亂緩緩地淡去了,心慢慢的清醒起來——林清玄
“道”、“學”兩事
“說起香道,人們會想到日本,其實‘道’重于形式,和僅僅是香文化的一部分,稱為‘香學’則更為準確。”香文化研究專家,香驛學館教習崔女士說。
人類最早用香的確切時間不可考。盛唐熏香已很普遍,鑒真東渡,不僅把佛教傳到日本,同時也帶去了與佛教有密切關系的熏香文化。宋代,傳統(tǒng)文化中的琴棋書畫以及美食、酒、茶等都完成了奠基,熏香此時也成了一門藝術,達官貴人和文人墨客經(jīng)常相聚聞香,并制定了最初的儀式。
南宋初期,日本人從天目山帶走了福建建窯燒制的茶盞和完整的茶道典儀,至今仍將建窯盞稱 “天目茶碗”。與茶道一起東渡的就有香事。平安時代以后,香料在日本貴族中運用得比較多,他們經(jīng)常舉辦“香會”或“賽香”的熏香鑒賞活動,這是“唐風”經(jīng)由“和風”熏化而形成的一種風尚。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語》中就多次提到熏香盛會。到了足利義政時代,熏香演變成按照一定方式的“聞香”風俗,逐漸形成日本的“香道”。特別是享保年間的《香道條目錄》一書問世后,香道取得了飛躍性的發(fā)展。但是日本本土并不產(chǎn)香,每年要進口大約500噸棋楠香。
日本的香道有100多個流派,大體分為“御家流”與“志野流”。前者是貴族流派,圖風雅,重氣氛,香具豪華,程式繁中求柔;后者是武家(士)流派,重精神修養(yǎng),香具簡樸,程式簡中有剛。在日本,習練香道是一門非常神秘深奧的藝術,從最初的聞香,到第二年練香灰造型,到第三年進入綜合練習,經(jīng)過4年才給“初傳”證書,進級到師范“皆傳”級需要15年,升到“奧傳”一級則需要25至30年。
然而在熏香文化發(fā)源地的中國大陸,唐宋以后的一千年里,特別是清嘉道以降,士大夫的精神生活趨于粗疏萎頓,香席的儀式與詩、詞、樂、舞、棋等純粹的藝術形式一樣都日漸式微,這爐香傳至清末,終于在風雨飄搖中火盡灰冷了。而臺灣地區(qū),倒至今還有少數(shù)人在研究香道。插花、飲茶、弈棋、熏香等生活藝術都源于中國,它們組成了漢民族世俗文化的一部分,而傳入東瀛后,儀式感大大增強,而且成為上流社會及市民階層都樂于接受的修身養(yǎng)心的生活哲學。但今天,香道和茶道、花道等一些較為純粹典雅的生活藝術,它們的面貌對于國人來說卻有一種刺痛心靈的陌生感。
四般閑事不離香
在京城,如今習香之風日盛,但多是沉香的收藏,而在香學(香文化)上有所研習的不出五人。汪琪研習香學,僅僅是愛好,而他的本職是央視的編導?!安簧偃寺犝f香,就以為是宗教用的香,其實它只是香學中很小的范疇。中國人用香是很早的,漢代之前用香以湯沐香、禮儀香為主,漢魏六朝則流行道家學說,博山式的熏香文化大行其道。隋唐五代不僅用香風氣大盛,又因為東西文明的融合,更豐富了行香諸法。宋元時,品香與斗茶、插花、掛畫并稱,為上流社會優(yōu)雅生活中怡情養(yǎng)性的‘四般閑事’。專門研究香的來源、載體、工具和制香法的各式香書、香譜也在此時出現(xiàn)。至明代,香學又與理學、佛學結合為‘坐香’與‘課香’,成為叢林禪修與勘驗學問的一門功課。佛門與文人營建香齋、靜室與收藏宣德爐成為時尚。清三代盛世,行香更加深入日常生活,爐、瓶、盒三件一組的書齋案供以及香案、香幾成為文房清玩的典型陳設。但到后來,隨著國勢的衰退及西方文化的侵入,香道日漸退出貴族和文人的清閑生活。
古代中國的香席活動強調凈心契道、品評審美、勵志翰文、調和身心這四種品德?!霸谔圃娝卧~里,有許多地方描寫到了香席的場景及感受,只是后人都把它與熏香搞混了”,汪琪說。
品一道香席
那么古人的聞香儀式和場景又是如何的呢?為再現(xiàn)歷史場景,汪琪特地邀請我到他的香室去體驗了一場香席。在客廳,汪琪開了一瓶很好的紅酒,我才幾口就臉紅了?!坝悬c暈吧,而這正是聞香的最佳狀態(tài)?!蓖翮餍Φ糜悬c神秘。
香室的要求是透氣而不通風,墻上懸了香道十德,案子上羅列了一并香具,一手可握的品香爐均為汪琪自已仿制的官、汝、定、均,外加龍泉,釉面溫潤如玉,分別用來品鑒不同的香。還有同樣材質的取火罐、香炭盒、香盒和香渣碟。由整塊純銀打造而成的七孔香插筒還是南宋的遺物,包漿幽亮,分別插著紫銅竹節(jié)款式的香匙、香夾、押灰扇、探針、頂花、灰鏟、香帚。汪琪從一個瓶子里取出一段香料示客,長約八寸樣子,木質致密,乳白帶黃,從外形看與一般的白木無異。然后他拿起一把大馬士革鋼刀,在香料上割了一片比指甲略大的木片,放進一具聞香爐內。據(jù)說,香料的切割也至關重要,順向、逆向、橫向所獲得的不同紋理會造成香氣的差異。
此前爐內已經(jīng)鋪了用松針和宣紙煅成的灰,埋入一小塊點燃的木炭,汪琪挾了香料蓋在炭上面,再用灰押輕輕押出放射狀花紋的“小山”,操作時神情非常專注。此時,主客已按禮儀坐定,最年少的,居末座。品香爐的傳遞是這樣的,主人用左手傳至主客的右手,客人右手接過來,聞香三次之后再用左手傳于下一位的右手,儀式感古意盎然。
當這只仿官窯品香爐傳到我面前時,按照汪琪的垂范,右手緊緊握住香爐的頸,左手虛握成蒙古包狀,蓋住香爐口大半,移至鼻下,深深吸入,一股幽然的檀香味迅速滲入體內又從腦頂逸出。第二次、第三次……閉目凝神,臉向左側,再將鼻腔內已混濁的余氣排出?!绑w會,再體會?!蔽移沉艘谎圩髠鹊耐翮鳎樕喜紳M了期待和鼓勵。其實不用他暗示,我的記憶在剎那間蘇醒了,仿佛身附羽翼,騰空而起,翩然穿過經(jīng)幡飛轉的雪域高原,置身于大昭寺香煙繚繞的經(jīng)堂。
美女易找好香難尋
“再過一會,你又會聞到另一種香味。品香的神奇就在于在半小時內,你能體會到不同的氣息。香是有生命的,它在燃燒的過程中不停與你對話,你用心與它溝通,它就會報答你?!蓖翮魅缡钦f,品香爐按順時鐘方向開始新一輪的傳遞。
品香爐內只有香氣散出而看不見一絲煙霧,有煙者不能算是好香。一爐香聞畢后,換上另一種香,繼續(xù)我們美妙的香氣之旅。按照日本香道的規(guī)矩,在聞香的過程中,要即時在狹長的香箋上寫下心得。由于香道的氣息捉摸不定,一開始是借用西湖十景來比喻,后來才用偈句來表達。但如何做到準確而有富有詩意,就需要靈敏的感官和豐富的想象力,還有詩性的表達能力。
中國的海南、廣東、廣西一帶曾是香的產(chǎn)地,以出產(chǎn)莞香樹的沉香為主,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了。泰國、新加坡、越南、老撾等國如今是世界香料的主要集散地,但市場上能看到的貨都一般,如有熟人介紹,取得香鋪老板的信任,才能一窺頂上、甲級等上等貨色。瑞昌商務會所的莊先生是京城收藏沉香的高手。他說:“至于極品、特級等最高級別的香,一般是深藏閨中人未識,能親眼一睹是極大的幸運。而上等香的采購過程也很獨特,先由客人聞香,然后取一紙自報價格。如果你的報價高得離譜,會被業(yè)內人士看不起,報得過低,也有辱主人,沒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是不敢下單子的?!?br />
合香為至高境界
兩漢時期,隨著香料品種的增多,人們不僅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香品,而且已開始研究各種香料的作用和特點,并利用多種香料的配伍調合制造出特有的香氣。可以說,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香方”的概念?!跋恪钡暮x也隨之發(fā)生了衍變,不再像過去那樣僅指“單一香料”,而主要是指“由多種香料依香方調和而成的香品”,也就是后來所稱的“合香”。從單品香料演進到多種香料的復合使用,這也是香品的一個重要發(fā)展。
《紅樓夢》第7回,寶釵在敘述“冷香丸”的藥物配伍時,除了四時之藥和四時之水外,也特地說明和尚給了一包“異常香氣”的“沒藥”作引子,指的就是某種有止咳化痰作用的芳香藥,而冷香丸的配比便是香方。
如今存世的香方形式為兩種:一為香譜,即古人以書冊形式刊印的發(fā)行本;另為家族傳檄的密制香方。這兩者均為研習古香學中合香制作的依據(jù)。但是香學教習崔女士說:“這些香方極為難得,即使得到了,也需要經(jīng)過老師講解,因為古時很多香料的稱謂和今天的叫法差別非常大?!?br />
隔火熏香
宋代之后,“隔火熏香”而不是直接“燒香”的方法就廣為流行,迄今為止依然為古香學中最深得人們熟識的部分,也是熏制沉香的主要方式。
1.燒炭
點燃木炭(炭塊或炭球),待其燒透,沒有明火并變至紅色;這樣品香時就沒有炭味的干擾了。如果方便,還可以準備一個金屬的網(wǎng)狀器具,把木炭放在網(wǎng)上會燃燒得更均勻
2.制備香品
熏燒的香應選擇天然香料制作的優(yōu)質香品,可以是合香,也可以是原態(tài)香材。其體積不宜過大,應將香品分割為薄片、小塊、粉末等形狀
3.香灰的置備
在香爐內放入充足的香灰,先(用香鏟)使香灰均勻、疏松,再將表面輕輕撫平,然后用香匙于爐灰中心慢慢開出一個較深的空洞作為炭孔
4.入炭
(用香筷)將燒透的炭夾入炭孔中,再用香灰蓋上,抺平。香灰表面可以是平整的,也可以隆起成山形。用細棒(香棒)在香灰中“扎”出一個氣孔,通達木炭,以利于木炭的燃燒(或者不讓木炭完全埋入香灰,而是微微露出)可以借助香灰控制木炭的燃燒速度。木炭埋入香灰的程度視香品的特點而定,需要木炭的溫度較高就可以埋得淺一些,反之則可以深一些
5.隔片
在氣孔開口處放上薄墊片(云母片、銀箔、金屬片等),將香品放在墊片上
6.置香
(用香匙)將香品置于墊片之上。若出煙,可以稍等,待其無煙時再開始品香;或將香灰加厚一點,即可減少煙氣
7.品香
若是小香爐,可以一手持爐底托起香爐,一手輕罩以聚集香氣,靠近香爐緩緩吸氣品香。注意呼氣時不宜正對香爐,可將頭轉向一側換氣 |
|